名单出炉!省级优秀创新案例

  成功案例     |      2024-09-07 04:53

  根据《山东省民政厅关于统筹开展全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和创新案例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2021年共收到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报送创新案例232个,经过评审共评选出拟入选优秀创新案例47个。

  一、突出目标,提升“一体化”养老供给。“一体化”政策支持。甸柳三居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按照25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按照每年36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运营补贴。“一体化”布局覆盖。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可实现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急、助医“六助”功能。“一体化”设施建设。第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配备冰箱、消毒柜等设施,设立娱乐活动室、康复室、医务室等,设立特护室、配备护理床。“一体化”人员配备。养老服务中心实行服务人员、护理人员培训和绩效考评全覆盖,确保每个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健康管理、疾病护理等专业知

  二、破解难题,实现“一站式”智慧养老。一是坚持“个性化+服务”按需下单。养老服务中心针对社区老年人会需求,提供了生活照料、健康护理、精神陪伴、文化娱乐、无障碍接送、心灵沟通、紧急救助服务等人性化、个性化服务。二是坚持“智慧化+监管”全天看护。养老中心通过健康小屋、互联网+门诊,互联网+智慧养老实现智慧化监管落地。三是坚持“数字化+助浴”方便快捷。养老中心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助浴器,15分钟老人就可以完成沐浴,真正解决了老人在家洗澡不方便的问题。

  三、整合资源,提供“一整套”精准服务。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定期开展文体活动,组建多种文体活动队伍,活动中心为老年人全天开放,通过活动展示老年风采,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开展智慧学堂,根据老年人大学开设众多课程,如电脑、智能手机、器乐等,提高老年人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融入;开展兴趣课堂,通过开设书法、编制、剪纸课等活动,让不同兴趣的老人都能满意;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活动,通过社区爱泉茶社,老人在品茶、聊天、看报的同时,专业心理咨询师为老人排解情绪困扰。

  一、依托“一热线、一平台、一网格化系统”,提供“点餐式”上门服务。一是建立“12349”服务热线话务平台,实现服务全程留痕。低保失能老人或家人拨打“12349”服务热线提出诉求后,话务人员协助老人下单到服务商家,由服务商家指定人员上门服务,在服务过程中通过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服务签到签退并拍照上传留痕。同时,服务订单同步到区养老服务平台的话务平台版块留痕,每月进行核对回访。二是借助养老服务平台开展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平台有效链接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商,为低保失能老人提供家庭保洁、助餐配餐、康复护理、助浴助医、陪护陪聊、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个性化居家照护服务。三是建立七个层级的网格化管理系统,推动供需精准对接。按照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单元、房间、人等七个层级,精准采集管理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商家信息,并以2.5维地图的形式在养老服务平台展示。自2019年4月开展低保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以来,投入资金850余万元,累计服务9万余人次。

  二、突出集中托养,让照护服务更全面更有温度。实施低保失能老人集中托养服务,对于有集中托养意愿的低保失能老人,统一安排到区社会福利中心,由青岛阳光佳苑养老集团提供专业化服务,让失能老人在清洁卫生、饮食起居、如厕协助、转移、便溺护理、医疗康复等方面享受专业化照护服务。目前,第一批低保失能老人15人已经入住区社会福利中心。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链接区运河公益发展中心等社会组织,组织专业社工和志愿者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探视巡访,动态掌握老人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和基本生活保障情况,及时了解老人需求和面临的难题,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医、助娱、康复训练及心理疏导等服务。

  三、实行“政府救助+慈善项目捐赠”,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通过设立慈善扶老项目募集资金,扩大资金来源,优化资金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情暖夕阳”项目自今年5月启动实施以来,线公益日”线万元。对低保失能老人集中托养所需费用,通过整合社会救助资金和“情暖夕阳”扶老项目资金等渠道解决,数额参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费用先从低保失能老人领取的低保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等救助资金中支付,缺口部分由“情暖夕阳”项目资金补齐,每位低保失能老人每年资助7000-8000元不等。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低保失能老人开展的居家照护服务,从政府购买服务资金中支付;委托开展的探视巡访志愿服务,由“情暖夕阳”项目资金按规定给予误餐补贴和交通补贴。

  四、深入调研、精心组织,确保集中托养精准规范运作。一是精准确定服务对象。组织人力、物力,集中时间对620名人员逐一走访,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服务需求及入住托养机构意愿,确认每个人的托养资格,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设立“情暖夕阳”慈善扶老捐赠项目。积极发动爱心企业、社会各界献爱心送温暖,启动了“情暖夕阳”慈善项目捐赠仪式,现场募集资金300余万元。三是规范管理服务。任城区民政局组织签订《托养服务协议》《托养费拨付协议》等,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让低保失能老人顺利入住,享受托养服务。

  一、创新“四员”机制,压实监管责任。围绕“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难题,制定《养老机构“四专员”工作机制方案》,从部门、机构、社会、家属等层面招募组建542名养老机构“四专员”队伍,将属地、行业、部门、主体、社会等责任有机统一。一是设立服务质量专员,专职负责建立健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二是设立安全生产专员,专职负责消防、食品等各项安全责任落实,制定安全生产计划、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及整改等工作。三是设立联络帮包专员,督促养老机构落实责任特别是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收集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求,加强包靠联系服务,提供各类指导支持。四是设立社会监督专员,参与养老机构服务绩效、卫生、餐饮、满意度监督管理和评议指导工作。

  二、创新“四化”举措,细化监管重点。建立指向社会化、培训专业化、载体网格化、方法程序化综合监管格局。一是指向社会化。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养老机构服务安全重要标准,出台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办法,通过设立专员方式,建立等级评定与服务安全挂钩奖补机制。实施动态监测评估试点,委托专业机构季度监测,邀请社会监督专员参与,监测结果定期公布。二是培训专业化。制定专员标准规范年度培训计划,分层分类实施培训,年内累计组织近20期1900人次培训工作,专员培训覆盖率达100%。三是载体网格化。在机构内部,把专员“定员定岗”作为优化综合监管工作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梳理专员职责,制定工作规范,将专员姓名、联系方式、工作职责等统一公示。全年机构专员通过自检,发现问题780个。发挥专员监督作用,累计帮扶化解各类问题300余项。四是方法程式化。以专员为基础,按照政府领导、民政组织、机构自律、社会监督的格局推动养老机构综合管理。以《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两个“基线”,指导专员交叉检查,开展检查近7000余次。坚持信用监管,在荣成、文登试点信用分级管理,将信用信息评定结果向社会公布。

  三、突出“四管”成效,确保监管成果。突出管得精准、管得明确、管得得力、管得透明,构建权责分明的协同监管机制。一是管得精准。制定养老行业和企业标准500多项,12家养老机构获评省级、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单位。二是管得明确。落实全员安全责任制,让专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服务质量提升、安全生产排查整改等各环节,推动养老服务安全形成自我监管、自我提升的循环机制。三是管得得力。整合民政、市场监管和消防等专业力量,打通食品、消防安全各领域,集合政府部门和属地管理多层力量,精准把脉养老机构,制定“一院一策”整改方案,在检查、整改、提高上形成闭环,让分散监管转为综合监管,促进机构服务安全新提升。四是管得透明。通过公开公示、邀约招募等组建由社会各界人士、机构入住老年人子女等组成的社会监督队伍,随时监督养老机构服务安全,保证质量持续提升。

  一、立足一区一机构,优化集中照护。高规格设计、高层次配置、高标准建设了10处区(市)级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拥有床位10250张。所有社会福利中心均配备有标准食堂、活动中心、医护床位等设施,服务标准全部达到四星级以上养老机构水平,其中8处实行公建民营,通过招投标、竞争性磋商等,选取有医疗资质、有运营大型养老机构经验的企业运营区(市)级社会福利中心,为入住对象提供高质量医养结合服务。目前,青岛市对有意愿的老年人全部进行了集中供养,农村特困供养对象的集中供养率达到了53.4%。

  二、立足一镇一中心,开展综合服务。在将原先供养在敬老院中的特困老年人集中到区(市)级社会福利中心供养的基础上,整合农村镇街辖区内闲置的敬老院、学校以及合并乡镇空置出的原政府办公楼等房屋设施资源,免费提供给中标的养老服务企业使用,建设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处中心面积在1000-2000平方米,设置30-70张集中托养床位。并同步设置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监管、助浴助餐、中央厨房、康复辅具租赁、时间银行、老年人文体活动等功能,将其建设成为集机构、居家、社区养老于一体的乡镇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全市已建设完成15处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年底前将建设完成40处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三、立足一村一站点,做实居家照护。针对农村地区地域广、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现实问题,通过原有农村幸福院转型和新配建等方式,在每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一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房屋面积达到300至500平方米。统一免费交由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运营,由运营组织根据农村社区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设置不同的服务功能,为轻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及有需求的健康活力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进村入户,补齐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完成227处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明年将实现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全覆盖。

  一、抓“关键节点”,夯实组织领导要素。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市委主要领导两次作出批示,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市政府分管领导连续3次召开推进会议。印发专项行动方案和问题“百日清零”两个行动方案,抽调民政、自然资源规划、住建骨干力量成立专班集中办公,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街道发挥攻坚作用,逐个制定整改计划,实施清单管理。市政府督查室牵头成立4个督导组,三部门共同参与,采取分片包保方式驻点督导县(市、区),坚持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一周一督导,进展情况通报至县级政府主要领导,连续2次排名倒数第一和累计3次排名倒数第一的,约谈分管县(市、区)长,对相关负责人作出处理。

  二、抓“关键环节”,夯实过程控制要素。一是全面摸清底数。坚持民政、自然资源规划、住建等多部门协同推进,在掌握全市物业小区数据和不动产登记小区数据基础上,通过电子地图抓取、数据平台调取和逐个实地核查等方式,摸实底数。二是强化规划引领。强化养老服务相关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衔接,编制发布《滨州市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三是完善配建制度。市县两级出台社区养老设施配建移交办法、社区生活圈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市、县民政部门纳入同级规委会,将小区配建养老用房纳入建设条件意见书,载入土地出让或划拨条件,并纳入工程竣工验收条件,确保从源头落实“四同步”机制。

  三、抓“关键问题”,夯实分类解决要素。一是分级解决规划不到位问题。对未规划到位的42个小区,采取联合配建或单独布点形式,分别规划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机构、社区级养老服务设施、街坊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部规划到位。二是分类解决配建不到位问题。对新建小区未配建到位的97个小区,由住建部门督促整改,整改完成前不予组织竣工验收;对老旧小区未配建到位的283个小区,由县级政府和街道通过改建、置换、租赁等方式解决。三是分层解决移交不到位问题。对符合产权移交条件的小区限期移交并办理手续,对不符合产权移交条件的小区,由民政部门登记造册并按规定做好监管。四是逐步解决运营不到位问题。对移交的社区养老设施,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等方式,优先选择具有影响力的养老企业、物业企业作为运营方,无偿或者低偿委托运营。

  四、抓“关键机遇”,夯实窗口机遇要素。一是奖补资金保障。7月,我市获批成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市,依托街道综合养老机构,按照每户3000元的改造标准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对符合条件社区日间照料设施给予5000-40000元的运营奖补。二是门槛准入保障。对具备条件的闲置场所有意改造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依规放宽标准、简化程序,及时办理手续,目前已新增160处社区养老设施,面积达62738平方米。三是信息技术保障。开发智慧滨州时空大数据平台,分别将小区和配建养老设施在图层上布点,以步行5、10、15分钟三个生活圈为覆盖半径标注养老设施,实时展示1889个住宅小区配建进展情况,提高监管时效。

  一、以弘扬孝文化起航。孝之源将孝文化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将孝德文化根植于服务理念,把孝德文化融入养老技能培训与实操,用孝文化提升职工的职业操守,用孝文化规范职工的言行,用孝文化服务每一个老人。

  二、以人工智能赋能。孝之源自主研发的智慧居家养老终端产品—“孝能通”,具有大数据存储、五级分配、可视化管理、大数据分析、服务派单、紧急呼叫、精准定位、志愿服务管理、在线余项功能,走在了全国同行业前列。

  三、以线信息平台,服务内容涉及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养老护理、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大病求助等100多项内容。老年人足不出户,只需在家中用语音呼叫“小能小能”或点击“孝能通”终端产品上的按钮,就可以呼叫服务

  四、以服务居家养老落地。探索搭建“一个中心服务一座城市,一个站点服务多个社区”的居家养老博山模式,在博山区10个镇(街道)和张店区4个街道共建成23个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近22万名老人。

  五、以公益服务助力居家养老。发展志愿者1900多人,并将公益服务向农村延伸,先后在东崮山村、桥西村等成立了6个农村爱心助老志愿服务站,广泛开展助餐、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爱心助老服务。

  六、以标准化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培训学校,定期举办养老护理、家政服务、母婴护理等公益培训班,近年来共计培训下岗无业人员近1万名,为推动护理员队伍开展养老标准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孝之源现有加盟分公司20余家,“互联网+智慧健康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获山东省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产品“孝能通”获国家3项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创客中国山东省优秀奖。孝之源先后获得“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山东省知名品牌”、“山东省标准化试点单位”等荣誉。相关做法多次被中央、省、市、区等各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2020年11月全国“双循环”观摩会现场观摩,12月民政部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累计接待全国各地考察团236批、1000余人次。

  一、筑牢组织保障,构建发展平台。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将农村特困人员供养购买服务、推进晚霞红光养老服务、加快县域医养结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县政府公开承诺的重要民生实事。将晚霞红光新型农村幸福院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县政府先后出台7个政策性文件,对养老机构用地、税收、规费减免、规划、建设等给予支持。成立正科级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中心,编制16人,统筹指导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优化社会资源,完善服务网络。一方面,编制全县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纳入全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到2035年。目前,全县已建成养老服务机构18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267处,城市日间照料中心22处,农村幸福院、养老服务站共245处。另一方面,成立成武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对全县23处新建住宅小区项目的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规划和14处社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审查验收,同时加力推动社区老年大学、文化活动中心等基本养老设施建设。

  三、坚持多元融合,拓宽服务领域。一是支持养老机构建设。新建、扩建3个敬老院,新增护理型床位400张。支持苟村集镇中心敬老院进行公建民营、医养结合试点,吸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20余名。支持省水发公司独资新建县养老康复中心,运营养老床位1258张。二是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成立了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投入资金300余万元,配备16辆服务车辆,招聘96名护理人员,为600余名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保障服务。三是开展养老人才培养。坚持“专业教育+常态培训+职业考核”模式,培训养老护理人员580人次。创新设立志愿者孵化基地,成立社会组织党校,开展培训10次,培训430人。积极开展“最美养老护理员”等推荐评选活动,苟村集镇中心敬老院护理员张翠平当选2020年“齐鲁和谐使者”。

  四、聚焦农村养老,创新服务模式。一是实行规范化管理。出台了《成武县“晚霞红光”新型幸福院标准化指南》《成武县新型农村幸福院运行管理办法》等文件,推进幸福院建设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为幸福院配备公益岗,负责幸福院日常运营管理,每月发放补助300元。统一开展“孝善评比”,在幸福院设立公示栏,营造良好孝老敬老氛围。二是实行信息化管理。投资400余万元建设了县“晚霞红光”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完善安防体系,满足老年人子女即时了解入住老年人生活情况的需求,为监管部门提供便捷监管途径。三是开展志愿服务。组织爱心人士、社工、志愿者相继开展了春节送温暖、幸福敲响五保老人门等活动,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和义工1128人次,受益群众3857人次,结对帮扶孤寡老人194人。

  一、制度化设计,变粗放指导为精准保障。出台《峡山区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健全完善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救助体系的意见》对全区失能老人提供入住养老机构、居家照料服务补贴政策。失能人员可自愿选择帮扶救助方式:选择入住养老机构养老的,特困人员护理费用由政府全部承担;低保户、贫困户中度以上失能老人政府承担费用的80%,个人承担20%;其他社会上的中度以上失能老人政府承担30%,个人承担70%。选择居家照料服务的,根据不同身份差别和失能等级,由政府提供每月10-60小时不等的免费护理服务,包括清洁、进食、更衣、代购、给药等28项具体内容。

  二、市场化运作,变财政独立支撑为社会携手贡献。搭建 “1126+”失能群体救助体系:“1”,成立一支慈善基金,通过社会化募捐设立扶老助困”慈善基金1亿元。“1”,由区财政投资搭建一个智慧养老平台,为政策实施提供技术支持。“2”“6”,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选择2家养老机构和6家居家养老照料公司,为区内失能老人提供优质的机构养老和居家照料服务。

  三、信息化支撑,变传统式思维为智慧化管理。峡山区“1126+”失能群体救助体系的高效运转,离不开“智慧养老平台”这一中枢神经的信息化支撑和智能化管理。2020年,区里投资70万元对智慧养老平台进行了提升改造,并与潍坊市智慧养老平台实现了大数据对接,被山东省实施标准化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山东标准”建设项目,全区23家农村幸福院完成了星级达标验收,智慧养老产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四、本土化服务,变“高大上远”为方便接地气。结合全国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推动区内绿康源养老中心和福乐源养老中心两家本土养老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医养结合。目前,护理床位达到325张,为本区失能老人机构照料提供基本保障。同时,每个街道成立1-2家居家养老照料公司,护理员由各居家养老公司负责选聘、培训。本着就近服务的原则,1-3个村选聘1名护理员,护理半径不超过3公里。

  一、围绕一个目标,牵住未保工作“牛鼻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以实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推进未保工作纳入全县“三重”工作,列入“民生实事项目”,确定为县人大、政协推动解决的重点议题,及时对符合条件困难儿童落实保障措施,做到应纳尽纳、应享尽享、不漏一人。

  二、搭建两个载体,提升保护教育“专业化”。依托县政务服务热线系统,建立县级未成年人保护热线专席,通过进行及时解答、转介、督办、回访等,实现未成年人保护闭环式服务。积极推进汶上县未成年人保护智慧云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功能齐全、优质高效的县域未保智慧信息系统,为新时代未保工作提供强力支撑。

  三、坚持三级联动,深耕关爱保护“责任田”。县里专门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双挂帅,35个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和15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为成员的未保工作领导小组,镇村全部组建相应工作机构,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划分15个大网格和360个小网格,构建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三级书记”抓未保工作体系。

  四、实行四位一体,打好统筹推进“组合拳”。一是政府引导汇聚爱心暖流。持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积极培育孵化汶上爱心联盟协会、蓝雅心理学会等专业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常态化开展家庭走访、家计调查、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二是家庭保护传承良好家风。建设家风家训教育展馆,传承发扬孝悌、友善、文明、廉洁的家风家教。抓住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机遇,创造就近就业岗位,让更多父母陪伴孩子成长。三是校园保护搭建成才跑道。狠抓校长队伍管理,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安全教育进学校、进课堂,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投资3400万元新建特殊教育学校,提升儿童康、教、医综合服务功能,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四是司法保护筑牢法律屏障。结合驻村联户、民意“5”来听、社区共驻共建等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开展未保法宣传。

  五、健全五项机制,织密健康成长“保护网”。一是常态化结对帮扶。实行“1+1+2+N”精准结对,即1名帮扶对象,由1个部门牵头负责,明确1名专业社工和1名青年志愿者靠上帮扶,发动N名爱心人士、驻村干部、帮扶对象所在班级教师多方共管。二是提升救助精准度。采取入户排查、数据比对、线上线下引导“三个一批”方式,扩大困难儿童保障范围。三是做大专项资金“蓄水池”。设立“扶贫救孤护苗”专项慈善救助基金,拓宽社会募捐、财政补贴、对上争取等多元化筹资渠道,为困难儿童成长注入资金活水。四是实现帮扶队伍专业化。建立县域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专家人才库、培训资源信息库。开展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评估。五是用好督查考核指挥棒。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全县“三重”工作和民生实事项目、作为人大视察重点内容重点调度,将未保热线受理诉求纳入重点督办,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一、高位统筹,撑起关爱之伞。一是建机制聚合力。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区长双组长制,制定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机构建设指导规范及儿童关爱保护个案会商、个案发现报告、考核奖励等制度。二是强阵地筑体系。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建立区级未保中心、镇(街)未保工作站、村(居)儿童之家。搭建了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信息平台,全面对接法律、心理、社工等领域专家和志愿者队伍,建立大数据库。三是抓队伍提能力。建立全覆盖关爱服务队伍,全区9个镇街未保站均配备1名儿童督导员,217个儿童之家分别配备1名儿童主任。在城市社区探索设立社会工作站,配备2-3名社工。每年至少举办一期儿童主任能力提升培训班,增强儿童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二、多元参与,浇灌未来之花。一是网格治理打通服务链条。应用“网格化+吹哨报到”全响应机制,把关爱未成年人、监督服务等职能纳入日常工作,使网格成为服务未成年人的“责任田”。二是专业支撑优化服务质量。依托社会组织创新创业园,孵化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50余家。连续开展三届公益创投活动,投入资金360余万元,支持“心灵1+2”12-18岁困境青少年心理关爱、家门口课堂、伴海成长等项目,深入社区开展关爱困境儿童、外来务工子女、家庭增能和个案辅导等服务。同时,各镇(街)、村(居)充分利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工站等,将儿童保护作为其重要工作内容。三是志愿参与拓宽服务领域。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志愿者招募、培训、注册、时长记录等制度。全区注册志愿团体669个、志愿者12万名,通过多方位、多层次链接社区资源,组织或参与未成年人美育教育、文明礼仪、环境保护等系列化活动,为孩子们高质量发展筑基赋能。

  三、用活阵地,点亮未来之路。一是信用融合,净化成长环境。在社区设立诚信易物展架、诚信超市、“儿童爱心存折”等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将诚信理念深植孩子心中。二是文化浸润,滋养成长之路。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均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开展了蓓蕾艺术培训、智行书房阅读、彩翼计划儿童公益美育学堂等活动,深化未成年人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三是赋能成长,参与社会建设。开展儿童参与实践行动,积极培育以儿童为主体的议事组织,增强儿童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提高儿童自治能力。

  一、立足一个“解困”目标,渐次拓宽代养范围。滨州市推动福利机构主动在服务方式上由养育为主转向医疗康复,努力实现从“保生存”向“促发展”转变,将该专项试点保障范围从最初以低保家庭优先,逐步放宽至全市户籍常住人口中的困境残疾儿童、低保家庭中的残疾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先后获批“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和“滨州市儿童福利院特教班”后,滨州市福利院可满足学龄期困境残儿康复教育需求,从2021年起将代养范围从1.5-6.5岁扩大到18岁以内,实现“随时申请,限时评估,及时入院”的目标。6年来,全市弃婴数量减少80%,成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张兜底保障网。

  二、完善一套“发现”机制,形成四步工作流程。一是宣传发动,精准摸排。统一部署印发活动方案,将政策逐级培训到村儿童主任,启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在全市配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4263名,全面摸清符合条件儿童底数,将有意愿困境残儿纳入评估范围。二是专业评估,及时反馈。组建医生、教师、护理及社工组成的专业评估小组,对申请对象实施入户评估,查看困难家庭生活状况,系统测评儿童病情、发育程度、适应能力,建立儿童档案,评估出适合集中进行“养治教康”保障的困境残儿。三是全面体检,建立档案。对通过专家综合评估的儿童,保障在定点医院完成住院式体检,建立医学档案。四是签订协议,入院安置。福利机构与代养家庭签订代养协议。入院30天内完成评估,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同步开展适应性训练。随后纳入综合评估体系,逐步调整代养方案,达到最佳代养效果。

  三、建立一支“专业”队伍,专注残儿潜能发掘。福利机构配强专业化人员队伍,残儿入院后,按照一人一案、一策原则,科学合理为孩子们提供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智力康复和肢体康复,并实施24小时标准化养育服务。对代养家庭按时进行电话和入户回访,听取监护人意见建议,有针对性拟定改进措施。半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根据儿童发育特点,再适时调整优化养育及康教方案,最大限度挖掘代养儿童潜能。7岁的唐氏儿童小京(化名)在福利院代养四年间,从不会说话走路到能够简单交流、穿衣吃饭。他的母亲欣慰地说,这个孩子将来能够照顾自己了。

  四、延续一份“亲情”氛围,家院合力提供关爱。代养工作实行“周接送”制度,最长延至每月接送儿童一次。期间积极引入慈善或专业社工组织,努力为原生家庭赋能。通过福利院职工夫妻与残儿组建“类家庭式”养育或支持模式,为该项目的儿童提供亲情化养育。在儿童代养期满返回原生家庭时,积极对接移交的民政部门,利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网络,强化居家期间的关爱保障力度。近期,市福利院对代养过的儿童家庭做了集中回访,其中一名孩子达到学龄,现在本市特殊学校就读,父母二人的生活也从照顾残儿无力外出工作,到现在步入正轨,免费代养活动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也帮助这个家庭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一、深入调研,确定联合行动方案。召开调研会议,征求基层民政工作人员、街镇孤困儿童团意见,从满足监护缺失困境儿童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入手,着力解决监护缺失困境儿童生活支出困难,不断提升对监护缺失困境儿童的扶助水平,研究制定联合行动方案。

  二、政群联合,发现申请结合机制。监护缺失困境儿童扶助金采取主动发现和主动申请双保障,街镇民政办、村居儿童主任、孤困儿童团在日常走访慰问中,着重关注此类儿童,符合条件的要主动告知并协助办理。

  三、严格程序,接受社会监督评议。村居儿童主任联合罗庄区孤困儿童团,对符合“监护缺失困境儿童”帮扶定义的儿童情况进行走访摸排,核定人员信息,摸排出符合条件的儿童,村居进行评议并公示。

  四、慈善筹措,明确资金发放渠道。监护缺失困境儿童生活扶助金所需资金,由慈善总会招募社会资金,重点与中投集团联合出资,每年根据监护缺失困境儿童实际人数进行列支,监护缺失困境儿童生活扶助费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指数以及监护缺失困境儿童生活保障需求、慈善善款筹集情况等因素,对补贴标准进行适时调整。审核通过的监护缺失困境儿童经街镇民政汇总后报区民政局,民政局将全区此类儿童名单提供给慈善总会,自下月起享受生活扶助金,扶助金由区慈善总会(或委托慈善机构)按月通过金融机构转账存入监护缺失困境儿童本人账户。

  五、完善档案,丰富儿童生活。对享受监护缺失困境儿童生活扶助金的儿童实行民政、慈善总会、街镇、村(居)、孤困儿童团档案管理,做到一人一档。并永久留存电子档案。聘请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构建心理服务体系,开展孤困儿童志愿团心理培训、儿童心理疏导沙龙。

  目前罗庄区慈善总会与山东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会共同设立了“慈幼小雨伞扶助基金”,截止11月,共莫排出监护缺失困境儿童58人,扶助金发放到儿童账户中。同时开展梦想加油站、梦想夏令营等公益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填补亲情的空缺。

  (一)摸清底数。由区县民政部门牵头,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居)儿童主任具体负责,借助未保工作站专业力量、引导志愿服务团队等社会力量开展信息摸排,了解掌握辖区困境未成年人、留守未成年人基本情况。

  (二)分级评估。设置三级评估指标,按总分进行分级,根据生活状况评估表对辖区留守未成年任、困境未成年人生活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得分情况,将被评估人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基本安全四个等级。

  (三)响应处置。明确四级响应期限,按等级处置跟踪,根据等级响应及处置内容及时介入,对中高风险等级的问题应紧急处置并落实强制报告制度,避免未成年人处于监护缺失等危急状态,及时将符合政策条件的未成年人纳入保障范围。

  (四)干预保护。《实施方案》列举17类生活风险,按标准实施干预。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未成年人实际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风险和问题,按照生活风险及干预措施及时介入,分类干预并跟踪处置,定期回访,确保未成年人稳步降低风险等级。

  (一)评估实施方案科学创新。《实施方案》设置三级评估指标,共4大项26小项评估内容。根据评估总分将未成年人生活状况划分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基本安全四个等级,分别明确响应期限、处置内容和跟踪周期。针对需要进行紧急处置、强制报告、关爱帮扶的生活风险点,提出对应干预措施,17类生活风险精准对应干预措施,侧重隐患排查和问题预防,加强相关政策和资源链接。

  (二)闭环服务模式逐步建立。通过实施“会商、联动、追踪、兜底”工作机制,实现“摸底、评估、干预、应急处置、帮扶救助”的闭环服务。一是会商联动机制。在评估过程中,遇到复杂问题,实行“一事一议”方式,区县民政部门牵头,采用“联席会议”“线上会议”等形式会同相关部门进行会商解决。各区县采取会商联动机制解决未成年人保护问题40余个。二是追踪服务机制。加强对受评估儿童复评工作和跟踪服务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动态调整家访周期,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引导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开展个案服务和心理辅导等。三是兜底监护机制。理顺市、区两级未保中心工作运行机制,切实承担监护缺失儿童的兜底监护职责。目前市未保中心入住监护缺失儿童2名,已累计为68名监护缺失儿童提供救助和转介服务。

  (三)基层试点运行效果明显。一是服务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市、区县两级16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全部挂牌成立,161个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部设立。制定“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入住流程”,村(社区)设立儿童之家,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服务活动。二是救助渠道更加畅通。依托“12345市民热线”一号对外,设置“市未成年人保护热线”专席,通过直接解答、分类转办、共同商议等形式,向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心理疏导、帮扶转介、困难求助等服务。目前,已会同市直相关部门单位、区县民政部门办理未保热线件。三是儿童工作队伍发挥作用。建成市、区县民政局、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社区儿童主任近6400人的儿童服务队伍,负责入户探访、政策链接、信息上报、关爱帮扶等工作。

  一、统筹规划,开展标准化试点。严格对照民政部和省民政厅关于标准化试点工作有关要求,坚定“以标准促工作提质增效,用爱心筑孤弃儿童成长家园”的思路。专门成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山东省服务标准化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制定印发《枣庄市儿童福利院孤弃儿童养育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枣庄市儿童福利院标准化管理办法》,积极推动标准化试点工作开展。

  二、精雕细琢,构筑标准化体系。遵循“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原则,按照GB/T24421系列国家标准和GB/T35778标准,对现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逐一修订完善。按照“做我所写,写我所做”要求,组织动员管理和执行人员开展岗位标准、规范、流程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历时3年,经过4次修订,构建起包含4大体系、23个子体系的标准明细,囊括儿童安置、养护、医疗、康复、教育、社会工作、行政、组织人事、财务、后勤保障等服务管理工作,标准覆盖率达100%。

  三、学标用标,强化标准应用实施。专门制作《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应知应会手册》,印制《护理员岗位工作标准》,分业务领域和人员层次开展标准化培训。建立标准实施检查制度,加强日常检查和记录,有针对性对标准的实用性、操作性等进行评审和纠错,填写《标准持续改进记录表》,修订标准体系中的相应内容。通过推动各类标准的宣传贯彻和深入应用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孤弃儿童养育服务水平的提升。市儿童福利院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山东省青少年维权岗和省级文明单位。

  一、三级共创建体系,搭建“四梁八柱”。建成县级总站1个、乡镇(街道、园区)社工站15个、示范村(居)社工室8个、农村幸福院共建室87个,111个站点全部实现“五有”的建设要求。县级民政部门(县级总站)定政策、给资金、揽全局,充分发挥平台优势,链接部门、群团组织资源;镇(街道、园区)出场地、抓保障,基层站点、村(社区)协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链接社会资源,发展村(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为辖区内特殊群体等,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和志愿服务;公开招标9家社会组织承接机构做项目,机构负责人任社工站副站长。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购买社工服务资金55.3万,链接壹基金、真爱基金会、扶老助残基金会等外部慈善资金600余万,接受物品折合15万余元,专职社工44名,志愿服务人员6000余人,累计服务群众2.02余万人(次)。

  二、六方联动优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党建联动,把党组织建在站上,实行县级总站成立党总支,各级站点分别成立“功能型”党支部、党小组或从乡镇(街道、园区)民政部门选派党建指导员;社区资源联动,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站、幸福院、社会救助站等平台资源,在工作平台上实现了联动;专业机构联动,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工站建设,在培育孵化和项目运作上实现联动,13家专业社会组织报名参与社工站建设;社工人才联动,通过打造同心、同向、同享、同行的社工同计划,在组织、项目、人才、督导等方向全面提升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服务能力,在专业化服务和队伍建设上实现联动。志愿服务联动,实行社工带义工,义工促社工的“双工联动”模式,社会工作服务站拓展三级志愿服务队伍,实现了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的“梯次辐射”和双向促进;社会资源联动,通过“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与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之间、村(居)与社会组织”四项结合的工作方法,链接、动员政府部门、爱心企业等外部资源支持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在资源整合上实现联动。总站已与15个政府部门、13个乡镇街道87个农村幸福院、100余个村(居)、36个爱心企业商户、98名爱心人士、7个基金会建立了共建关系。

  三、五项融合强服务,群众多方受益。以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社会事务为主要领域,打造居群众“家门口”的民生服务站。建立五项业务和社工机构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同步梳理社工服务需求和供给两张清单,社工站群众需求开展“点菜”式服务。全县各级社工服务站开展“暖阳行动”“为您安个家”“乐享银龄”等养老类项目13个;开展“爱陪伴”儿童服务站、“童伴微心愿圆梦行动”、“小青贝公益课堂”等儿童类项目20个;开展“一对一同心守护”“幸福来敲门”等救助类项目8个;开展“连桥连民连心”“八仙为民智慧平台”“老于议事会”“慈善角”等社区治理项目17个。县级社工总站牵头组织“百村千户万人”困难群体大走访、大排查活动,14个专业社会组织、600余人次参与,涉及全县565个村(居)4102户困难群体。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人人可为的捐赠机制。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慈善。将培养慈善意识纳入主题党日活动内容,每年“中华慈善日”,全市各行各业、每个村居社区的上万个基层组织20万余名党员共同学习慈善法律法规、观看慈善工作纪实片,举办捐款活动,通过党员带头引领全市上下参与慈善。二是坚持募捐推进慈善。滨州市慈善总会等9家有公开募捐资质的慈善组织开发形成了主题党日捐款、慈心一日捐、认捐慈善基金、设立互助基金、公益项目定向捐赠五大募捐品牌。三是坚持创新带动慈善。开发滨州慈善小程序,实现在线捐款、领取票据和证书、随时查阅个人捐助动态和历史记录,让慈善触手可及。滨州市现年均捐赠超过2亿元、捐赠人数超过100万人次。

  二、聚焦特殊群体,构建全民参与的帮扶机制。一是打造民生实事精准救助项目。设立实施朝阳助学、康复助医、救急解难三大慈善工程,将其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朝阳助学工程为每位困难家庭大学新生发放2000-5000元助学金,为在读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年发放10000元,直至学成就业。已累计发放3983万元、救助8141人次。康复助医工程在本地医院设立慈善站点先行治疗,医保政策报销后的自负费用由慈善组织和医院按时结算,外地就医花费情况给予一次性救助最高10万元,现已累计发放3.5亿元、救助11.6万人次。二是打造村居社区关爱互助模式。将募捐和救助有机结合,以村居(社区)为单位,引导辖区内群众捐款设立互助基金,所募善款主要用于本村居(社区)内困难群众救助和公益事业,已累计支出3.52亿元,帮助24.4万人次摆脱困境,被群众亲切称为“家门口的慈善”。三是打造在线求助精准匹配模式。依托滨州“e家大救助”平台,整合政府保障、慈善救助、志愿服务3类16个部门66项民生保障政策上线,群众可以用手机在线申请,平台即时研判,按申请单进行政策解答、资金帮扶或上门服务。1-10月份已接单49044件,办结47963件、办结率98%。

  三、打造阳光慈善,构建诚信可靠的公开机制。一是开设慈善专栏。在中国滨州官方网站开辟慈善专栏,每周更新发布信息,捐款信息具体到捐款时间、捐赠人、金额、捐赠意向等,救助信息细化到救助时间、救助对象、金额、资金来源等,确保公开及时,信息透明。1-10月,市慈善总会共更新发布慈善捐助信息96次、涉及41项捐助。二是设立慈善公开月。市慈善总会每年9月举办“慈善公开月”,社会各界可查阅财务原始凭证、救助原始档案并提出建议,确保相关救助及档案资料阳光透明规范,今年活动期间共有19批次、221人参加。三是形成监督合力。在滨州慈善小程序每天更新捐款救助信息,可通过手机随时查阅。每年“慈心一日捐”,聘请第三方审计慈善组织财务并出具财务报告,向每一家募捐单位发放,力求用社会力量加强监督。8-10月,各类慈善组织共向1782个部门投放《财务报告》、覆盖捐赠者50万余人。

  一是坚持顶层设计,高站位谋划。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制定印发了《潍坊市奎文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并将社工室建设工作列入《区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区重点民生实事”,每月进行调度。确定基础条件比较成熟的大虞、北苑、东关作为试点街道先行探索建设。积极动员各部门、各群团组织参与社工室建设。吸纳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进入专职社工队伍,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梯次结构,目前全区45周岁以下社工达到8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89%。

  二、创建1474模式,打造服务品牌。在推进工作中,坚持按照“1474”模式(一套工作架构、四社联动工作机制、七项服务内容、四项保障措施),打造党建引领“七色花”社工室品牌。围绕为民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聚焦党建服务、社会救助、社区治理、儿童青少年、老年服务、妇女家庭、社会事务等7个领域。鼓励各社工室结合辖区实际,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和重点服务内容,开展社会服务项目,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东关街道社工站针对部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不愿参与”、“不想参与”“不能参与”的“三不”问题,探索实行了“马扎议事会”创新项目,把会议变成议事,把座谈改成“拉呱”,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三、强化督导考核,突出服务成效。在推进街道社工站和社区社工室建设过程中,坚持强化督导考核,精心谋划布局,按照项目化运作,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力争打造一站一品、一室一特色。截至目前,全区65个社工室共组织社工360多人次开展活动120多场,服务3.56万人次。其中,幸福到老、义剪情、邻里互助支持等项目,为960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融入新家园、彩虹村、汇爱同行等项目,为辖区392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42名服刑人员子女及家暴家庭等各类特殊人群提供专业服务。彩虹村关爱服刑人员子女助学项目,获得全国第三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贫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帮扶项目荣获山东省第三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奎文区社会组织孵化器项目获得山东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一、坚持高位谋划,强化顶层设计。一是联合市委组织部等15部门出台《关于推进社会工作全面发展的若干措施》,在全省率先提出街道(镇)社工站建设计划;推动市委、市政府将其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和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统筹推进。二是联合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等部门,研究出台《街道(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社会工作服务站管理办法(试行)》《街道(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制度规范》等文件。三是打造四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即在市级建立指导服务平台,统筹全市社工站项目的指导、检查和评估;区(县)建立社工总站,监管区域内镇街社工站的人员培训、服务运行等情况;镇街社工站负责为困难群众、特殊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并整合资源,向村(社区)延伸服务。

  二、突出规范运行,提升服务能力。坚持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推动社工站“四化”运行。一是突出社会化。坚持“养事不养人”原则,以区(县)民政部门为主体,街道(镇)参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方式,引入专业社工机构开展运营,提供多元化、专业化服务。二是突出专业化。每个街镇社工站配备不少于3人,其中具备社会工作专业资质人员不少于2人,围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社区治理等六大领域开展专业服务,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三是突出标准化。研究制定制度规范,推动各级社工站全面建立相应的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志愿者管理、服务场所使用管理等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运行流程和服务标准。同时,采用户外挂牌、室内挂牌两种形式,在办公场所显著位置,挂设统一的社会工作服务站标牌。四是突出本土化。对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的区县,初期引入外地社工机构进行人才培养,后期逐步培育形成以本地社工为主的工作力量。

  三、健全保障机制,夯实服务阵地。建立督导、资金、评估三位一体保障机制,强化要素供给,确保社工站建得起、用得好。一是建立社工督导机制。与8所驻济高校签订社会工作政校战略合作协议,聘任23名专家教授为济南市社会工作督导专家,建立社会工作专业督导人才库,强化督导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社工站督导和驻站社工培训。二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所需经费纳入市、区(县)财政一般预算安排,由市、区(县)两级分担。今年以来,市、区(县)两级已投入财政资金4950万余元,确保了各级社工站的高效、有序、规范运转。三是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研究制定社工站评估标准,包含4个评估等级、三级评估指标、37项评分细则,每年组织绩效评估,围绕日常运营、财务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综合评价社工站工作成效,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承接机构参与项目运营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社工赋能阵地。将董家口党群服务中心楼近3000平方米打造成社工培育基地,通过“党建+社工”、“社工+公益”,开设增能服务区、VR体验区等,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同时配备项目的整体运营区,来实现项目孵化、优化、实施,为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到目前为止已召集社工人才与村(社区)干部现场开展服务项目精准对接和能力提升培训8场,链接高校资源开展增能培训10场,有力地促进了社工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二、摸清服务脉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深入走访调研,梳理出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社区治理、社会事务、异地扶贫搬迁群众社会融入6大类共31个服务项目,建立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清单”,并在镇政务网及每个村(社区)进行公示,居民可根据清单选择服务,社工站链接社工、志愿者以及社会组织等资源按照群众需求提供服务。同时针对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建立了项目库,实现“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服务一体化。

  三、完善平台体系,实现村服务全覆盖。泊里作为全市机构改革试点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社工站推进领导小组,在全区率先建立由民政事务负责人兼任站长,配有1名首席社工和1名中级社工师的镇社工站。在全镇20个村(社区)建立社工室和志愿服务室,每个村(社区)成立了15家以上社区社会组织。对镇社会治理中心、安检办、社会事务中心、20个社区(新村)以及团委、妇联、工会中40名考取社工证的人员,按照服就近工作便利等原则,统一调配,充实到每个村(社区),实现了镇有社工站,村村(社区)都有社工提供服务。

  四、多措搞好保障,确保持续发展后劲。镇党委政府通过链接多方资源保障社工站持续健康发展。从本镇现有的本土社工人才中转化调剂服务力量,解决了人员工资问题;争取区财政7万元用于镇社工站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和基本办公设施配置;镇财政投入66万元用于全镇20个村(社区)社工室建设及项目服务;倡导爱心企业自愿捐赠10万元用于培育孵化本土社工人才等;出台对社工进行每月1000元奖励的激励措施,调动社会工作者积极性,有力推动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快速发展。

  泊里镇社工站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成立了“益心青少年”等160个社区社会组织,登记注册志愿者数量近3万人,志愿服务时长录入110万余小时;为老人和困境未成年人提供个案辅导、精神慰藉、照料护理等服务1600余人次,开展活动200余场。为全镇12个困境儿童开展心理服务建立并完善了个人档案。开展尧头、沐官岛两社区“泊心归里”回迁居民融入项目,服务居民14000余人,充分展示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融合性,有效保障了群众的服务需求和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志愿服务+专业社工”为抓手,强化专业带动,力促志愿服务提质增效。队伍同步壮大,促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建设。全区登记在册志愿者26.3万人,其中有志愿服务时长的志愿者18.5万人,志愿服务队伍868个,开展志愿服务项目8544个,记录服务总时长达2017万小时。建立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机制,通过社工组织孵化志愿者队伍,优秀志愿者通过社工资格考试等途径转化为专职社工,持证社工已发展到1063人。社工专业引领,促进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区拥有省、市、区和谐使者35名,以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为契机,实施和谐使者引领社工、社工带动志愿者的发展模式,培育发展越河同心义工协会、老妈妈针线个志愿服务组织。社工机构带动,促进志愿服务全方位联动。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专业社工机构,投入专项资金500余万元,实施了7个省、市级社工项目,带动4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1.2万名志愿者参与服务,4万余名社区群众受益。

  二、以“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为抓手,强化专业带动,力促志愿服务创新创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打造特色品牌。把志愿服务融入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阜桥街道牌坊街社区创立了谢立亭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创新“红色名片”“红色小册子”“红色歌曲”等“红色三宝”宣讲模式,被誉为退休不褪色的“红色宣讲员”;竹竿巷社区注册成立了“爱心驿站”志愿服务机构,发展志愿者1044名,“爱心驿站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评为省级“抗疫榜样”。开展公益创投大赛,培育优秀项目。区民政局每年投入资金20万元,开展“益动任城”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公益创投大赛,评出“流动的茶桌”社区协商、“关怀老人 为爱洗衣”七彩幸福洗衣房等优秀示范项目。组织表彰评比活动,促进争先创优。每年组织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十佳志愿服务组织、十佳优秀志愿者评选,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其中“爱上门”扶老助残、“小板凳”红色宣讲等项目获得国家、省、市多个奖项。

  三、以“志愿服务+信用积分”为抓手,健全激励机制,力促志愿服务挖潜扩能。注重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了信息管理、积分评价、激励场景等制度,明确了98项425条信用信息评价标准,建立了以志愿服务者为先导的信用建设“引导员”队伍。推行项目运作,规范活动流程。探索实施以活动招募、志愿报名、培训动员、开展活动、成果验收、兑换激励“六步工作法”,在村(社区)开展“创城服务+信用”“防疫服务+信用”等活动,节省雇工支出1200余万元。强化信用激励,倡树文明风尚。将志愿服务记录与信用系统对接,志愿者以信用积分兑换物品。利用“微益时间银行”,新增了“微益+信用”端口,实行积分鼓励,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活动。

  四、以“志愿服务+网格治理”为抓手,坚持多维发力,力促志愿服务走深做实。服务平台向网格延伸。建立“网格会客厅”81处,由所在社区网格长任“厅长”,吸纳楼栋长、居民代表、志愿者为成员,具体负责收集网格内民意、政策宣传、民主恳谈、为民服务等。服务力量向网格下沉。采用“1+1+1+X”服务模式,成立网格志愿者服务队217支,在服务居民、抗击疫情、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内容向网格拓展。组织有专业素养的志愿者深入网格,精准开展服务活动,在疫情防控中,各类志愿者积极入户摸排,开展卡点、登记、测温、消杀、宣传等工作,走访入户39万户,发放宣传品106万份,处置疫情隐患事件7113件、参与值班7.5万人次,为民代办服务近4万件。

  一、聚焦特殊群体,提升“全面照护”水平。一是完善监护机制。健全完善由政法、民政、司法、残联、镇办等部门单位组成的特困人员监护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确定210名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特困人员,明确监护人及监护方式,落实监护责任。二是建设无忧之家。引入社会资金15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可接纳托养80人、日间照料与康复训练150人的监护康复中心,具备农疗、工疗、日间活动、住宿、治疗、康复等功能。三是分类实行监护。康复中心以全托、半托、居家形式,与法定或指定的监护人一起,根据特困人员病情和实际情况,实行统一的监护、照护管理。对全县有暴力倾向、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56名特困人员,按照每人每月2600元的供养标准进行全托监护照护;对其余154名精神智力残疾特困人员,指定健康管家,采取日托和居家的方式开展日间照料、定期复诊、系统康复等追踪服务。

  二、聚焦服务需求,构建“高效照护”体系。一是引入专业机构。引入无棣县阳光养护院专业服务团队,构建起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参与的“镇街养老院+分散供养服务站+农村幸福院+村级照护人”的全域服务网络,形成了15分钟应急救助服务圈。二是压实工作责任。镇办、村委会、第三方机构、照料护理人(或监护人)、特困人员五方签订《特困人员委托照料(监护)协议》,让救助等类政策成为可执行、可落实的工作制度。三是落实服务职能。第三方机构负责提供专业化照护及住院陪护,村级照护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幸福院提供助餐、娱乐,服务站点提供清洁、洗浴,镇办养老机构提供旅居养老、健康查体等服务,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全域照护服务网络。

  三、聚焦服务实效,打造“智慧照护”品牌。投入73万元建设“F享无棣”信息管理平台,按照“特困人员求助-照护机构调度-照护人员汇报-民政部门监管”的流程,实现了对监护照护服务的有效监管。一是特困人员“指尖求助”。为分散供养人员配备物联网手机,开通“8912349”求助专线,实现“一键求助、线上派单、线下服务”照护模式。二是照护机构“线上调度”。服务机构调度中心,依据专线求助需求及被照护人行动、坐标异常报警信息,就近安排专人进行联系和处置,实现了“防走失、防意外、防照护缺失”的工作目标。三是照护人员“掌上汇报”。机构和村级照护人对特困人员日常照护、生病陪护、需求救助等服务完成情况,通过系统手机端实时上传信息平台,由平台定期统计汇总。四是民政部门“网上监管”。监护照护实现全流程“打卡”,民政部门可实时提取服务信息,全过程有效监管。

  一、制定政策文件,规范救助内容。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特殊困难家庭人员救助的意见》;市民政局联合8部门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特殊困难家庭人员救助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全市建立特殊困难家庭人员长效救助机制,特殊困难家庭人员“享受基本生活照料、在校生教育免补、财政全额承担合规的个人自负住院医疗费用、节日慰问金”4项政策待遇。

  二、组织全面摸排,确定救助对象。将特殊困难家庭人员,主要分成五类人员:第一类是城乡低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即时帮扶人口中的重度、中度、轻度失能人员;第二类是城乡特困供养人员;第三类是城乡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度、中度失能人员;第四类是因伤因病造成持续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的重度失能人员;第五类是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低保边缘、因伤因病持续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的在校生,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即时帮扶人口中的在校生以及孤儿、重点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在校生。截止目前,通过对全市3万余名困难家庭失能人员进行了生活能力鉴定评估,认定符合照护条件的各类失能人员共计1.5万人,全市7800余名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和7100余名低保失能半失能人员,全部纳入特殊困难家庭人员救助范围。

  三、提高救助标准,加大资金投入。自特殊困难家庭人员救助机制建立以来,市及区县地方财政共投入资金9000余万元。其中,为特殊困难家庭失能人员提供专业照护服务,共支出照护资金6600余万元;全市共为6314名特殊困难家庭在校生发放资金2200余万元;为3769名合规个人自负住院医疗费用人员发放资金320余万元。对于特殊困难家庭中的重度失能人员,发放节日慰问金300余万元。

  四、引入社会力量,提高服务质量。推出“物质+救助+服务”模式,引进山东锦阳养老集团、家豪养老公司以及源泉镇长寿山医养健康园等养老照护中心,为全市特殊困难家庭人员提供助餐、助行、助洁、助浴、助医等专业化居家照护服务,定期发放纸尿片、床单、毛巾等照护用品,改变以往单一资金救助的模式,提供更贴心、更规范的照料护理,让困难群众生活得更安全、更体面、更有尊严、更有品质。开发照护管理服务平台,对服务对象、服务人员、服务项目、服务时长、服务结果进行信息采集,形成服务台账,民政部门作为管理端,可以通过系统数据分析,随时调阅护理工作进展情况,实现了护理服务全过程闭环式管理。

  五、总结经验亮点,打造救助品牌。我市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工作,先后被省民政厅列为国务院大督查迎查工作案例,《建立特殊困难家庭人员救助长效机制 合力打造“淄助你”救助新品牌》,被评为“2021年度全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活动优秀案例”。民政部《中国社会报》头版刊发《让特殊困难群众有“面子”也有“里子”》,对淄博市特殊困难群众救助工作进行报道,市社会救助“淄助你”系列品牌得到全面总结提升。

  一、主要做法。一是开展需求评估,精准服务。对全区2000余名困难群体的救助需求进行了全面入户调查,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形成了《崂山区困难群众服务类救助需求评估报告》,为打造“物质+服务”救助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二是组建顾问团队,提供专业服务。全面实施社会救助“网格化”管理,由社区网格员开展困难群众“帮办、代办”。积极链接社会资源,组建“‘益’呼百应”顾问团队,形成救助合力,提升社会救助专业水平。三是建立响应系统,确保及时服务。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建立了“红哨子”救助服务系统,由社区网格员、党员代表和社会组织作为“吹哨人”,由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进行响应和认领,实现社区为困难群众吹哨、社会力量和资源快速集结响应,及时开展救助服务。四是实施“五社联动”,强化统筹服务。打造“崂山‘红哨子’e站”,成立“崂善行”公益基金,开展了“崂善行”居民救助提案试点,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为支撑,志愿者为补充,社区企业等资源为驱动的救助服务新机制。五是建立长效机制,开展立体服务。建立常态需求主动发现机制,不断完善困难群众“需求清单”;建立困难家庭多维评估机制,对困难家庭救助需求开展多维评估;建立困难群众个案服务机制,由专业社会组织提供精准服务;建立精准救助信息共享机制,通过“红哨子”救助服务系统整合救助资源,提升救助服务水平。

  二、取得的成效。一是聚焦困难家庭失能、学生等特殊群体,开展“一户一策”靶向救助,共对582名困难失能人员开展基本生活照料等服务,发放照料补助514万元;对71名困难重度失能人员,每人每月发放100片纸尿裤,使他们生活更有尊严;为全区282名低保在校子女发放餐费补助101万元。二是聚焦困难家庭中的病、残等特殊群体,开展困难群众医疗服务项目。开展健康体检、用药指导、医疗诊断、健康咨询、协助就医等服务,目前已累计开展困难群众医疗服务600余人次。三是聚焦困境老年人、困境儿童等,开展困难群众“全心”成长社会心理救助服务项目。累计开展心理救助500余人次。开展困境儿童课业辅导、学业规划以及夏令营活动近400人次。四是聚焦特困人员和困难孤寡老人,开展“爱助困境老人”救助服务项目。发挥区域高校资源优势,由大学生志愿者为困境老人定期开展卫生清洁、亲情陪伴、生日派对、临终关怀等服务2000余人次。五是聚焦困境儿童和孤儿等,开展了困境儿童“微心愿”项目,收集微心愿600余个,认领微心愿326个;开展了“春风崂山、志在少年”阅读项目,为全区困境儿童免费借阅书籍3000余册,提升了困境儿童的幸福指数。六是聚焦困难群众的个案诉求,开展“众创+”救助服务项目。通过资源链接,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启动开展“樱你而益”项目,帮助农村低保户认领近300棵樱桃树。启动“幸福小屋”微改造项目,对30户困难家庭的生活、学习环境进行了微改造。

  一、党建引领“统”起来,构建救助大格局。把党建工作嵌入社会救助工作全链条,建立三级党组织统领社会救助工作的领导机制。区成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街道成立社会救助工作站,村(居)成立社会救助服务站,实现了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全覆盖。利用省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了7部门18项救助事项“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村(居)救助协理员管理模块,目前,入库各类救助对象2.3万人,累计线件。社会救助区级审批权限全面下放街道,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办结时限分别从20、15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通过打造三级工作网络,全区救助工作者扩充至456人,实现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全覆盖,各级社会救助服务机构先后为群众提供各类咨询1300余次,帮办代办事项400余件。

  二、党建活动“融”进去,实现管理常态化。将社会救助工作融入党组织和党员管理、监督、考核各环节,把党员帮扶困难群众情况纳入党员积分管理范围,指导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将帮扶困难群众作为个人承诺事项,完成情况每季度公示。将困难群众救助事项办理情况纳入“灯塔-党建在线”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系统,发挥“灯塔”手机APP操作简便的优势,让群众随时随地一键查看所有救助对象公开信息和事项办理情况。利用每月20日支部生活日(阳光议事日),由村(居)“两委”成员和救助协理员现场接受质询,进行答疑。把社会救助作为基层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把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救助工作情况,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条件,社会救助工作成绩突出的党员进入村(居)党组织后备干部。期间,360名入党积极分子因帮扶困难群众工作表现突出光荣加入党组织,162名党员因社会救助工作成绩突出进入村(居)党组织班子,421名党员被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借助“双四一”结对帮扶,先后有1500余名党员与困难群众建立“一对一”帮扶,实现了包靠帮扶服务与困难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

  三、党建力量“沉”下去,贴心服务零距离。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通过落实救助政策,开展走访慰问,进行就业帮扶,以实际行动传递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建立年轻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农村后备干部“双四一”包靠困难群众制度,通过开展“双四一”活动,织密扎牢了基本民生安全网。村(居)党组织每月进行一次巡查,将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重大疾病、失业下岗、教育支出过大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群众纳入巡查发现范围,及时掌握救助需求,确保困难群众能及时申请和获得相应救助。通过基层吹哨、部门报到,让困难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四步运行法”,创建社会救助定制化服务新模式。坚持在问需于民、暖心为民、政策惠民方面形成困难群众列、接、评、管“四步运行法”。“列”,在深入调研收集困难群体各方面需求的基础上,困难群众制定个性化服务项目,即“列清单”;“接”,具备提供服务能力、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通过链接平台承接服务项目,并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特色服务,即“接单”;“评”,享受服务的困难群众对服务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即“评价”;“管”,街道对服务过程和服务情况进行监管,区民政局对困难群众评价和街道服务成效评估结果进行综合评估,调整服务内容和服务提供机构。

  二、“七个层面”,丰富救助特色服务新场景。衣-暖衣行动。组织志愿者、公益组织为有需要的特困人员、孤困儿童、部分低保户等群体购置四季服装、鞋帽等衣物;食-大家·家宴。组织志愿者、辖区餐饮单位为有需要的特困人员、孤困儿童、部分低保户等群体制作一桌可口饭菜,为过生日的老人、儿童送上生日蛋糕;住-安心行动。组织志愿者、公益组织、驻区企事业单位为居家特困人员整理环境卫生、粉刷墙壁、添置必要家具电器;行-带你去旅行。组织有需要的特困人员、孤困儿童、部分低保户等群体外出参观市容市貌,游览公园景点;娱-快乐老家。组织志愿者、文艺表演队伍为特困人员、孤困儿童、部分低保户等群体表演娱乐节目,鼓励有条件的困难群众一起参与娱乐活动;学-老年课堂。组织有特长的志愿者、公益组织为特困人员、部分低保户等群体传授生活常识、健康保健知识、培养业余爱好和生活技能;心-心灵驿站。由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员等专业人士为有需要的特困人员、孤困儿童、部分低保户等群体疏解心理问题,引导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

  三、“一平台、三层级、多元主体”,搭建上下贯通新机制。第一,方便定制,搭建调度平台。搭建了区级“大爱市中”定制化社会救助服务调度平台,通过开通服务热线、互联网和社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汇总收集、受理困难群众各种服务需求,调度服务开展,方便困难群体享受服务。第二,落实服务,实现三级联动。建立了区、街道、社区(村)三级志愿联动服务网络,年初区民政局发起创建了区志愿服务中心,街道依托街道社工站设立志愿服务站,社区(村)设立志愿服务点,实现志愿服务点全覆盖。第三,科学匹配,做好资源整合。充分调动辖区爱心企业、爱心组织和爱心群众的积极性,发动辖区社会组织、公益服务机构、志愿者队伍和驻区企事业单位结合困难群体实际需求,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个人生活上痛点难点问题。第四,“需求上云”,高效有序。利用88812349咨询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方式搭建服务需求与服务供应链接网络。在便捷困难群众提出需求。第五,活动引领,圆梦先行。通过开展“圆梦‘微心愿’,温暖一家亲”主题活动,启动了定制化服务运行,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整合社会资源,进行爱心传递。第六,群众评价,社会监督。享受“大爱市中”定制化社会救助服务的困难群众,对每次服务做出是否满意的评价;区级调度平台设有回访机制,对服务群众进行电话回访,征求意见建议;区民政局定期回访,对服务情况进行随机抽查;街道对服务机构的工作进行跟踪检查;社区发挥基层工作优势,及时掌握服务对象反馈情况。

  一、科学谋划,精准摸排,找准试点工作突破口。历时2个多月,查询现有流动人口45.1万人,持居住证人口13.5万人,外地身份证人员缴纳失业保险的约18.7万人,聚焦7131名外地户籍群众重点摸排,查找市外户籍困难群众。在此基础上,市政府出台《居住地申办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明确申办对象、工作规程等。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居住地申办最低生活保障相关救助政策清单》,实现居住地低保与其他救助政策的有效衔接,让“外来户”与“本地人”享受同等政策。市民政局印发《威海市居住地低保申请表》,制定包括户籍地协助调查函、户籍地协同走访调查表等在内的15类行政文书,确保基层政策执行规范有序。

  二、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建立异地低保申办新机制。明确申请对象范围,将申请对象按地域分为本市、省内及省外户籍(含港澳台人员)三类。优化经办服务流程,在全省率先将低保审批权全部下放至镇(街道),申请人可就近提交申请,居住地镇(街道)通过“威救你”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对申请对象的财产、收入等信息进行核对,同时委托户籍地协助开展调查,审批时限控制在15-35个工作日。建立14个部门98个单位涵盖41类96项经济信息核对互联共享机制,与市内30家银行、54家保险机构联网核查比对,在全省率先实现金融资产核查全覆盖。依托民政部、省、市三级社会救助系统,打通居住地与户籍地协查渠道,通过三级社会救助系统快速传递救助信息,实现数据互通共享,精准核查困难群众家庭经济状况,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压实责任,强化保障,确保试点工作高质量推进。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镇、村四级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市县两级全部建立社会救助服务中心,镇(街道)全部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所有村(居)全部设社会救助工作站,实现100%全覆盖,切实打通了服务困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强化资金保障,将市外户籍低保保障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凡符合条件的市域内户籍申请对象纳入居住地低保的,...公海赌赌船官网


本文由:公海赌赌船汽车保养服务网站提供